在数字货币交易所交易时,常提到的 “k 数”,实际是 “K 线周期” 的简称,核心指代 K 线图的时间单位 —— 不同 “k 数” 对应不同的时间跨度,决定了 K 线图上每一根 K 线所代表的交易数据周期,是投资者分析市场走势、制定交易策略的核心工具。
首先要明确,K 线图是记录数字货币价格波动的图表形式,每一根 K 线都包含了特定时间内的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、最低价四大核心数据,而 “k 数” 就是定义这个 “特定时间” 的关键。比如 “1 小时 k”,意味着每一根 K 线代表过去 1 小时内的价格走势;“4 小时 k” 则代表每根 K 线对应过去 4 小时的交易数据;常见的 k 数还包括 5 分钟 k、15 分钟 k、日 k(1 天)、周 k(1 周)、月 k(1 个月)等,不同交易所的 k 数选项基本一致,仅在短期周期(如 1 分钟 k)上可能略有差异。

不同 k 数的作用的差异,主要体现在对市场走势的观察维度上。短期 k 数(如 5 分钟 k、15 分钟 k、1 小时 k)适合捕捉日内短期波动,比如日内交易员(超短线交易者)会频繁查看 15 分钟 k 或 1 小时 k,通过短期 K 线的形态(如十字星、阳线、阴线)和价格突破情况,判断短期内的买卖时机,追求快速获利;而中长期 k 数(如 4 小时 k、日 k、周 k)则更适合分析趋势方向,比如波段交易者或长线投资者会重点关注日 k 和周 k,通过多根 K 线组成的趋势(如上升趋势、下降趋势、横盘整理),判断数字货币的长期走势,避免被短期波动干扰决策。
举例来说,若某投资者想判断比特币短期内是否会突破关键价位,可能会打开 1 小时 k 图,观察过去几小时内的价格是否持续靠近阻力位、成交量是否放大;若想判断以太坊是否进入上升趋势,则会查看日 k 图,看过去 10 个交易日的 K 线是否呈现 “低点逐步抬高、高点逐步上移” 的形态。此外,不同 k 数还可搭配使用,比如用日 k 确定大趋势后,再用 1 小时 k 寻找具体的入场点,形成 “大周期定方向、小周期找时机” 的交易逻辑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k 数” 本身没有 “好坏” 之分,选择哪种 k 数,取决于投资者的交易周期和策略:短线交易选短期 k 数,长线投资选长期 k 数。但无论选择哪种 k 数,都需结合成交量、均线等其他指标综合分析,避免单一依赖 K 线周期判断市场。对新手而言,建议从日 k 等中长期 k 数入手,先建立对市场趋势的整体认知,再逐步尝试短期 k 数的分析与操作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