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7 月 22 日,一款旨在打通 Web3 与 Web2 边界的加密原生超级应用 ——TOMI 即将正式亮相。这款集消息传递、加密支付、多用户身份管理于一体的平台,试图通过 “融合而非颠覆” 的路径,为用户提供兼顾隐私保护与易用性的数字生态体验,重新定义去中心化网络的应用形态。
在 Web3 技术持续迭代却始终难以突破用户门槛的当下,TOMI 的核心突破在于 “无缝整合”。不同于部分去中心化项目试图彻底颠覆现有网络架构,TOMI 选择将 Web3 的隐私性、资产所有权优势与 Web2 的用户体验相结合:用户既能像使用常规社交软件一样轻松聊天,又能直接在对话窗口中完成加密货币转账;既能创建公开个人资料拓展社交连接,又能切换匿名身份保护隐私,所有功能均封装在统一界面中,无需跳转外部工具。
隐私保护与零门槛体验是 TOMI 的两大核心卖点。用户注册时无需提供电子邮件、电话号码或绑定钱包,仅需创建用户名,系统便会自动在后台生成专属钱包,用于加密货币存储与支付操作。这种设计彻底消除了传统 Web3 应用中 “私钥管理”“区块链术语理解” 等技术障碍,让 Web2 用户能以零学习成本进入加密世界。
针对内容创作者群体,TOMI 内置了直接变现功能。创作者可通过聊天窗口接收粉丝的加密货币打赏,无需经过第三方平台抽成,资金流通过智能合约实时到账。这种 “社交 + 支付 + 变现” 的闭环设计,试图解决当前创作者经济中 “平台霸权”“提现周期长” 等痛点,为内容价值分配提供新范式。
TOMI 创始人兼高级顾问 Moshe Hogeg 表示:“我们的目标不是摧毁中心化网络,而是融合两个世界的优势。” 他强调,TOMI 的本质是 “用户所有的互联网”—— 通过将消息传递、支付、身份管理等核心功能归还给用户掌控,既保留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,又不牺牲 Web2 的便捷性。
这款超级应用的推出,正值加密行业探索 “大规模应用” 的关键期。数据显示,尽管区块链技术已诞生十余年,但全球加密货币活跃用户仍集中在千万量级,核心瓶颈便是 “易用性与隐私性的失衡”。TOMI 试图通过 “超级应用” 模式打破这一困局:用一个应用解决用户在数字世界的社交、支付、身份需求,同时通过技术优化让复杂的区块链逻辑 “隐形化”。
从白皮书愿景到落地应用,TOMI 的登场为 Web3 的普及提供了一种新可能:当去中心化技术不再需要用户理解 “哈希值”“共识机制” 等术语,而是像使用微信、支付宝一样自然时,或许才真正迎来了破圈的契机。这款融合 Web3 与 Web2 的超级应用,能否成为加密行业的 “用户增长引擎”,仍需市场检验,但它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 —— 技术的终极目标,是让用户忘记技术的存在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