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年 9 月 7 日,萨尔瓦多成为全球首个将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的国家,其比特币法正式生效。这一天既是数字货币融入主权金融体系的 “里程碑”,也因价格暴跌、技术故障与民众抗议,暴露出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现实矛盾,成为比特币 “机遇与风险并存” 属性的鲜活注脚。
官方层面以 “高调布局” 开启试验,试图塑造积极信号。总统布克尔当天通过社交网络全程直播落地进程,宣布政府在 6 日与 7 日分三次购入共 550 枚比特币,总价值超 2500 万美元,直言 “这是创造历史的时刻”。为配合法案实施,全国同步投放 200 台带比特币兑换功能的 ATM 机,并上线官方数字钱包 “Chivo”,用户注册即可获赠 30 美元等值比特币的补贴,吸引大量民众尝鲜。布克尔还强调,此举旨在降低萨尔瓦多海外劳工每年超 60 亿美元汇款的手续费(传统渠道费率约 10%),呼应比特币跨境支付的理论优势。
然而市场端的 “闪崩” 迅速打破预期,凸显金融风险。法案生效当日,比特币价格从早盘 5 万美元跌至 4.28 万美元低点,日内跌幅超 18.7%,市值蒸发超 4100 亿美元,Coinbase 等交易所因交易量暴增出现宕机,近 40 万人爆仓损失 280 亿元。反对派测算,仅币价下跌就导致萨尔瓦多政府持仓浮亏近 300 万美元,对这个中美洲贫困国家而言堪称 “单日重创”。这种剧烈波动印证了此前比特币在疫情期间的 “极端震荡” 特性 —— 即便成为法定货币,其投机属性仍主导价格走势,与传统主权货币的稳定性形成鲜明反差。

民生与技术层面的混乱更暴露落地难题。尽管政府大力推广,但多数民众对数字货币缺乏认知,且萨尔瓦多互联网连接率在拉美垫底,Chivo 钱包首日就频繁出现服务器崩溃、转账延迟等问题。有商户反馈,因担心币价波动,拒绝接受比特币支付;部分民众尝试用补贴比特币消费时,遭遇 ATM 机故障无法兑换现金。更激烈的抗议在首都圣萨尔瓦多街头爆发,示威者举着 “比特币是赌博” 的标语,担忧养老金与储蓄因币价波动缩水,甚至有人当场砸毁比特币 ATM 机表达不满。
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呈现两极分化。支持方认为这是 “金融创新尝试”,为汇款依赖型国家提供新路径;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当天就重申担忧,指出比特币的投机性可能加剧萨尔瓦多财政脆弱性,为后续监管争议埋下伏笔。
首日的混乱与震荡,已预示这场试验的复杂性:比特币的技术特性与主权货币的功能性需求存在天然冲突,而价格波动、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,也让 “数字货币法定化” 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鸿沟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