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(数字人民币)试点城市之一,西安早在数年前就已接入数字人民币试点体系,如今当地居民与商户已能在多个场景中使用数字货币,并非处于 “待开放” 状态。若想了解西安使用数字货币的具体情况,需从试点启动背景、现有应用场景、使用条件及未来推广方向等维度展开,才能全面把握其使用现状与发展潜力。
从试点进程来看,西安接入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时间可追溯至 2020 年。2020 年 10 月,央行明确将西安纳入数字人民币新增试点地区名单,与上海、海南、长沙等城市同步开启试点工作,这标志着西安正式进入数字货币应用探索阶段。此前,数字人民币试点仅覆盖深圳、苏州、雄安新区、成都及北京冬奥会场景,西安的加入是试点范围从 “核心城市 + 特殊场景” 向 “区域拓展” 的重要一步,也为西北地区数字货币推广奠定了基础。经过数年推进,目前西安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已从初期的 “局部测试” 转为 “常态应用”,不再受限于特定时间或特定人群,普通市民只要满足基本条件,即可在日常场景中使用。
从现有应用场景来看,西安的数字人民币使用范围已覆盖生活缴费、餐饮消费、交通出行、政务服务等多个高频领域,形成了 “线上 + 线下” 的立体应用网络。在线下场景中,西安的大型商超(如华润万家、永辉超市)、连锁餐饮(如麦当劳、星巴克)、便利店(如每一天、唐久便利)均已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,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,通过 “扫码支付” 或 “碰一碰” 功能,即可完成消费;在交通领域,西安地铁部分站点支持数字人民币购票,部分公交线路也已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接口,市民乘坐公共交通时可直接使用数字货币结算;在政务服务场景,西安部分区县已开通数字人民币缴纳水电费、燃气费、物业费等功能,甚至在社保缴费、公积金提取等领域也开展了试点,让市民感受到 “无现金政务” 的便捷。
在线上场景中,西安用户可通过京东、美团、饿了么等主流平台使用数字人民币购物、点餐,部分本地生活服务 APP(如 “西安市民卡” APP)也已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通道,覆盖线上挂号、景区门票购买等需求。此外,西安还曾多次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,如 2021 年春节期间,当地通过 “西安年・最中国” 活动发放数百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,吸引数十万市民参与,既提升了公众对数字货币的认知度,也进一步完善了商户端的支付受理体系。
从使用条件来看,西安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并无特殊门槛,只需完成三步操作:首先,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数字人民币 APP(或通过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等试点银行 APP 进入数字人民币专区);其次,按照提示完成实名认证(绑定身份证、银行卡),开通个人数字钱包(分为 Ⅰ-Ⅳ 类,Ⅰ 类钱包功能最全,支持大额交易,Ⅳ 类钱包无需绑卡,适合小额支付);最后,在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或平台,选择 “数字人民币” 支付方式,即可完成交易。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老年用户若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,也可通过银行网点申领 “数字人民币硬钱包”(如卡片式、手环式),无需手机即可实现 “碰一碰” 支付,降低了使用门槛。
关于未来推广,目前西安尚未明确数字人民币 “全面普及” 的具体时间,但从试点趋势来看,应用场景仍在持续扩容。例如,西安正探索将数字人民币接入文旅场景,在兵马俑、大雁塔等景区的周边商户推广数字货币支付;同时,在企业端,当地也在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工资发放、供应链结算等领域的应用,进一步拓展数字货币的使用边界。随着试点的深入,未来西安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将更加 “无缝化”,逐步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成为现金、银行卡之外的重要支付选择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