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界网报道:
最近,币安出售了约8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储备,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。市场普遍认为,币安的加密资产抛售只是常规操作,目的在于计提利润。然而,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简单。
首先,此次套现规模高达80亿美元,超过了2024年2月11亿美元的7倍之多。如此大规模的资产抛售,可能有两大原因:一是美化财务报表,二是进行大规模的股东权益分配。前者或为股权融资或股权转让做准备,后者可能涉及重要股东的套现行为。
其次,减持后,币安的BTC持仓量从46,896枚减少至2,747枚,降幅高达94.1%;ETH持仓量则从216,313枚锐减至175枚,降幅达到99.9%。清仓式减持压舱石资产,表明币安对未来的市场行情较为悲观。
值得注意的是,币安的大规模减持主要发生在1月份,这也为市场在2月初的闪崩提供了合理解释。然而,消息永远服务于资本的布局。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,大肆渲染币安“跑路”的利空消息,其背后的意图已不言而喻。有意思的是,1月份被币安清仓的ETH,在2月份初被美股ETF大量抄底。
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,比特币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其作为新型储值媒介的崛起,而Solana的热度则是由PVP资金盘持续推动。尽管两者的参与群体不同,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:上涨主要由资金驱动,而非技术创新。这导致本轮牛市中,依赖基本面的以太坊和山寨币表现不佳。然而,技术创新的速度难以预测,就像在DeepSeek诞生之前,市场几乎无人相信中国能开发出性能接近但成本远低于ChatGPT的大模型。因此,尽管我们无法预测区块链0-1的突破会何时出现,在相对的低点买入并长期持有仍是明智的选择。
在2月3日的暴跌中,ETH兑BTC汇率一度触及0.0237,创下近5年来的新低,价格几乎回到2020年牛市启动前的水平。如果从2022年9月1日计算,ETH兑BTC至今已经累计下跌了73%。这种级别的跌幅历史上仅有2018年-2019年出现过。但此次下跌之后便是中期大底。














